【课程背景】
TWI课程产生于30年代的美国。当时,正值第二次世界大战。美国动员了大量没有工作经验的人,让他们从事制造业。由于战争,进行职外的培训,几乎不太可能。因此,所有的适应性训练和生产性训练都融入到了工作当中。这就迫切需要开发出在生产线上能进行培训的课程。在此历史背景之下,开发出了现场管理者的第一个能力提高训练法——“操作指导技法”。后来相继开发出了“操作改善技法”,“人际关系技法”、“安全操作技法”。从而,形成了较完整的现场管理者培训课程。
TWI课程问世之后,迅速在许多国家得到了推广,成为提高现场管理者业务水平的权威课程。特别是在日本,这个课程生根之后,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和完善,日本劳动省明文规定,将它作为现场管理者必修的课程,同时作为制造型企业领导人员最普及的一种职业教育课程。
JM是对制造企业最有实效的,并有立竿见影的功效。一线主管掌握了改善的技能,会形成一双锐利的眼睛发现问题。通过对作业现状中每一个细节的搬运作业,机械作业,手工作业中的浪费,通过IE-ECRS,JM特有的5W/1H的自问方法来发现问题,构思新的作业方法,解决现场的浪费。:达到有效地利用现有的材料,机械,劳力,消除浪费,降低成本之目的。
【课程时长】
2天/12小时
【学员对象】
车间主任、班长、组长、线长、新任管理者及一线主管
【课程大纲】
第一天:上午9:00—12:00
TWI沿革简介及课程介绍
一线主管的含义
一线主管必备的5个条件
JM是充分利用现有资源的最佳方法
改善案例实演-1
新旧作业方法的实例对比
改善方法的讲解
四阶段法的确立
第1阶段:分解作业讲解
第一天:下午13:00—16:00
第2阶段:自问细节讲解
第3阶段:构思新方法讲解
第4阶段:实施新方法讲解
改善案例实演-2
为掌握改善的四阶段法的实际运用
重点分解作业实习
改善提案表的使用方法
学员演练程序及改善作业说明
第二天:9:00—16:00
自问细节以外的8项思考
学员改善案例演练-分组
学员实际演练与点评
实际操作中遇到问题与对策
训后行动计划
结束语:怎样开展和推动TWI
(该课程大纲为TWI日本产业训协会原版教程大纲,可根据客户需求、现场实际情况作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