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IPD时代的研发管理:华为敏捷转型经验
课程背景:
这样的场景您是否似曾相识:
缺乏准确、有前瞻性的客户需求关注,反复做无用功,浪费资源,成本居高不下;
没有跨部门的结构化流程,各部门都有自己的流程,但部门流程之间是靠人工衔接,运作过程割裂;
专业技能不足,作业不规范,依赖“英雄”,这些“英雄”的成功难以复制;
组织上存在本位主义、“部门墙”,各自为政,造成内耗;
项目计划无效,项目实施混乱,无变更控制,版本泛滥;
没错,这就是1999年的华为,彼时处于裸奔状态的管理流程无法适应爆发增长的市场要求,手工作坊式的散兵游勇无法形成合力进行大规模作战。任总带队去美国考察了Bell实验室和IBM,拍板决定引进IPD。经过10年的消化吸收持续改进,IPD使华为的成功从偶然变成了必然,形成了以客户为中心的企业文化,市场倒逼研发的机制,更重要的是大规模作战的能力改变了多个产业的国际市场竞争格局。
回顾IPD的落地过程,“五年内不许任何改良,五年之后局部改动,十年以后才能结构性改动”的僵化固化优化三步走方针,务实的风格形成了超强的适应和进化能力。实施IPD十年之后,2009年华为开始在研发体系和数字化部门推行敏捷,这是对IPD的进一步优化。
“未来要实现大带宽、大流量,传统IPD依然是坚实的基础,适合传统硬件和嵌入式软件(如基站、光网络)”,也就是说,IPD在大规模作战的业务中,关键客户的关键业务场景中,依然是不可缺少的主要管理框架。
“IPD进一步发展就是敏捷”,与此同时,为了适应快速变化的市场和客户诉求,对IPD框架中过重的流程进行优化,快速响应变化是推行敏捷的主要动机。
敏捷是一种新的思维方式,通过敏捷宣言的4个价值观来描述,12条原则来定义,再由可落地的最佳实践组成了敏捷的工作方法。敏捷强调尊重个体,积极沟通,关注结果,从而能更好地与客户合作,达到快速响应变化的效果。
课程收益:
● 解析IPD流程的主要痛点:确定性思维和繁琐的门径思想难以应对市场的快速变化,梳理敏捷转型的必要性和收益
● 掌握解决IPD场景下敏捷转型的关键难点:单团队项目级敏捷,纵向扩展的版本级敏捷,横向扩展产品级敏捷,向外扩展的商业级敏捷
● 演练项目级敏捷实操要点:迭代滚动规划,迭代日常执行,迭代评审调整,迭代回顾改进
● 扩大多团队版本级敏捷的共同交付能力:软硬件各职能部门协作,大项目跨团队版本管理
● 加速应对客户变化的产品级敏捷能力:需求管理,业务和技术人员的团队协作,加速产品交付速度
● 加强和企业外部的客户和供应商合作的商业级敏捷能力:以客户为中心的大规模端到端解决方案协作,基于价值流的流程优化
课程时间:2天,6小时/天
课程对象:企业的项目管理人员,有一定的带团队作战经验或者潜力
课程方式:沙盘模拟+量身定制+咨询案例
课程亮点:
沙盘模拟:本课程采用行动式学习方式,通过沙盘游戏模拟完整的产品创新和增长的全生命周期,寓教于乐,课堂气氛活跃,引导进行主动学习,易于消化吸收
(学员分组,最多不超过6组,每组至少5人,不超过9人;敏捷方法Scrum的官方操作指南要求团队规模在5到9人之间,所以沙盘游戏的物料照此设计)
量身定制:本课程提炼总结了客户的常见工作场景,共性痛点问题和业界最佳实践。另外在此基础上,还可以根据客户具体的实际诉求,对内容和时长进行裁剪定制
咨询案例:本课程有强烈的“问题解决”咨询风格,欢迎学员带着工作中的实际问题参与课堂讨论。讲师以咨询顾问的身份参与了很多标杆企业的敏捷转型辅导工作,积累了大量咨询服务经验和(华为、平安等优秀代表的)实战案例,启发学员学以致用
课程框架:
课程大纲
课程的逻辑架构是痛点问题-解决方案-最佳实践和落地工具-案例和实战,将从企业的实际工作场景出发,分析每4个级别敏捷中常见的痛点问题,引导学员讨论解决方案,然后推荐业界最佳实践的敏捷方法和工具,采用沙盘模拟的行动式学习方式进行重点演练,最后根据讲师亲身参与的咨询服务实战经验,进行优秀标杆企业(比如华为等)的案例分享。
模块1:IPD和敏捷的关系
本模块强调了IPD存在的意义,如何进行IPD的优化即敏捷,探讨如何应对频繁变化的不确定性需求。重点介绍了为什么敏捷、什么是敏捷、如何做敏捷,分享了华为推行敏捷的四部曲。本模块主要回答了敏捷的Why和What问题。
痛点问题:
1. 业务爆发增长:需要大兵团共同作战
2. 市场和客户的不确定性黑天鹅事件:要求应对频繁剧烈的变化
解决方案:
1. IPD提供坚实的基础,在大型的关键性项目中依然适用
2. 敏捷提升了应对变化的能力,“IPD进一步发展就是敏捷”
最佳实践:
1. 敏捷方法是最佳实践的集合
2. 业界主要的敏捷方法
案例分享:华为敏捷四部曲
模块2:项目级敏捷(实战沙盘)
本模块以项目级的应用场景为主,介绍了项目级最主要的Scrum敏捷方法,加上精益看板方法,遵循Plan-Do-Check-Adjust循环框架,使用沙盘模拟工作场景进行实战演练。
痛点问题:
1. 需求变更失控:测试阶段变更45%
2. 系统联调困难:交付deadline前风险集中爆发
解决方案:
1. 固定迭代开发节奏缩短变更周期
1)产品开发节奏
2)产品发布节奏
3)如何确定节奏
2. 应用持续集成来分散集成风险
1)迭代目标
2)迭代完成标准
3)持续集成:提高工程能力
最佳实践:
1. Scrum方法:PDCA循环
1)规划Plan:迭代规划
2)执行Do:每日站会
3)检查Check和调整Adjust:迭代评审和迭代回顾
2. 看板方法:工作任务可视化
1)可视化:进展可视
2)限制在制品WIP:控制并发任务
3)消除浪费:加速任务的流动效率
实战演练:模拟沙盘
模块3:版本级敏捷
本模块基于版本级敏捷场景,重点讨论如何以敏捷版本火车为中心,进行需求价值排序,联合多个团队进行版本规划排期,分发需求,集成多个团队的交付成果,共同联调测试和交付。
痛点问题:
1. 业务爆发增长,客户定制化版本多
2. 并行开发分支多,代码同步工作量大
解决方案:
1. 版本火车
1)规划:多团队联合排期
2)执行:项目团队内部和多项目之间的定期沟通
3)检查调整:分层的迭代评审和回顾
2. 需求的价值排序
1)客户价值评估
2)工作量估算
3)性价比排序,滚动规划
最佳实践:
1. OneTrack单一主干
2. 需求的价值排序
案例分享:华为公有云研发团队的内部开源模式
模块4:产品级敏捷
重点讨论如何以客户为中心,从理解客户需求开始,如何描述和拆分需求,再进行迭代增量交付。
痛点问题:
1. 市场竞争激烈,客户要求缩短交付周期
2. 传统的瀑布串行的分阶段模式跟不上变化
解决方案:
1. 服务化:商业决策和需求决策分离
1)需求拆分模型:用例+用户故事
2)用户故事地图:需求排期
3)需求迭代交付:产品增量
2. 流水线:小包交付
1)持续规划
2)持续开发
3)持续集成
4)持续发布
最佳实践:
1. 设计思维Design Thinking:最小可行产品MVP
2. 持续规划/持续开发/持续发布的流水线
3. 需求架构的分层管理:用例Use Case
案例分享:华为数字化团队的滚动规划
模块5:商业级敏捷
本模块重点讨论如何进行全局优化,系统性地提升组织效率。随着企业的规模扩张,敏捷的应用范围从单个小团队到多个团队再扩大到整个企业,这样成功范围覆盖单个产品到解决方案再到产业链。
痛点问题:
1. 客户数字化转型,要求供应商共同参与快速试错和业务探索
2. 市场竞争范围扩大:从产品到解决方案再到产业链
解决方案:
1. 联合(供应商)创新开发和交付
1)供应商管理
2)客户合作
2. DevOps开发模式
1)拉通流程断点
2)形成反馈闭环
3)多次迭代交付
最佳实践:
1. SAFe规模化敏捷框架
1)上下分层的组织架构:解决方案+版本火车+项目团队
2)前后拉通的交付流水线:业务+开发+运维
3)内外协作的联合产业链:客户+供应商
2. 全功能团队:从规划到运维的端到端E2E
1)市场销售
2)产品开发
3)售后支持
案例分享:华为组织架构的演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