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5-11-12
来源:《中国江西网》
中国经济网北京11月12日讯(记者马常艳)“十三五”的大幕正要徐徐拉开,未来五年在肩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历史使命的同时,也面临多方面的重大挑战。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副所长在接受中国经济网记者采访时表示,过去多年的高速增长积累了资产价格泡沫、产能过剩、地方债务风险、影子银行等问题,现在还没有消除,风险正在加大。
李佐军认为,解决这些问题是“十三五”时期的一大挑战。此外,“十三五”时期的挑战还包括全球经济贸易增长乏力、经济增速在换挡、结构调整阵痛等八个方面。
李佐军分析称,从国际层面看,全球经济贸易增长乏力,其原因是2008年以来的国际经济危机还没有完全退出,更主要的是,最近若干年来,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尤其是针对中国产品出口的贸易保护主义,这对中国今后的出口和对外投资都会产生不利的影响。
同时,地缘政治关系复杂多变。随着中国经济总量成为世界第二,很多大国对中国有了一些防范心理,周边国家也对中国有些芥蒂。传统安全威胁和非传统安全威胁交错,使得中国“十三五”期间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增加。
从国内来看,经济增速在换挡,2015年第三季度已经到了6.9%,底部还没有探明,“十三五”前期还可能面临更低的可能性。经济增速换挡是过去三十多年来没有遇到的问题,意味着经济的高速增长要转入新的增长平台,不能反弹到原来的高度。
其次,结构调整阵痛。过去主要是通过粗放发展的模式,发展高投资、高效能、高排放的产业。现在遇到瓶颈,必须要淘汰掉,同时必须大力发展新的产业。在这个转换调整过程中,有一批企业和行业面临生死存亡的考验。
同时,增长动能出现转换,原来的“三驾马车”越来越靠不住了,今后必须要依靠“三大发动机”,而“三大发动机”的培育需要一个过程,增长动能的转换过程是面临挑战的。
再次,社会发展转型带来挑战。中国进入中等收入阶段,贫富差距仍然比较大,社会矛盾一部分在加剧,老百姓对权利的诉求在增加。在“十三五”期间怎么应对社会转型,也一是个挑战。
还有,资源环境的约束。资源越来越短缺,环境污染的压力仍然很大。大气、水、土壤,这些污染的增量控制有所成效,但已经污染的存量的解决还需要时间。在“十三五”期间,这将面对更加艰巨的任务。
此外,人口红利消失。自2011年开始,15岁到64岁之间的生产性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开始下降,人口红利正在消失。这个过程还没有结束,“十三五”期间仍然处于这个通道上。当然,放开二孩会有所缓解,但短期内不足以扭转人口结构变化、劳动力结构变化对中国经济的冲击。
李佐军指出,“十三五”时期是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是不可动摇的目标,任务艰巨。同时,“十三五”期间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国内外复杂环境,在这种情况下,对完成“十三五”的目标要有清醒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