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分析:中国政府与欧美国家债务问题的差别分析
中国政府与欧美国家债务形成的原因不同,缓解和解决债务问题的措施和手段、手中的筹码也不尽相同,他们彼此有何差别?
中国政府与欧美国家债务形成的原因不同,缓解和解决债务问题的措施和手段,手中的筹码也不尽相同。美国联邦政府债务缠身,是因为它有高额的军事和社会保障支出,税赋占GDP的比重又不怎么高。美国政府要开源节流,缓解债务危机,碰到的障碍主要是政治性的,与两党的政治博弈有关,从经济的角度观察,它想缓解债务危机,回旋余地还是足够的。
中国呢,我们的税赋占GDP的比重,已经是美国的两倍了,我相信这一比重还会被提高,中国的税赋还会以高出GDP增长速度的两位数突飞猛进好几年,但总有个极限吧?而且这个极限已经不是什么政治博弈造成的极限,而是百姓的生理极限、心理极限。一旦这个极限横在了眼前,政府想再通过加税来开源,恐怕就没什么余地了。看看中国已经畸高的税赋,我相信这个极限已经离我们不远。
还有,地方政府的税源也越来越成问题。中国的财政被称为土地财政,这主要是对地方政府而言的。土地收入在地方财政中举足轻重,有些地方甚至占了财政收入的60%-70%。土地财政要能持续下去,房地产就得兴旺,不兴旺政府也得想法子让它虚胖起来。可房地产现在已成了中国经济中的一头怪兽,不把它的大脑袋按下去,中国的经济成果就可能被它吞噬掉。两难之间,中央政府不得不选择打压或遏制房地产,地方政府的一大块财源也就岌岌可危了。
节流更成问题。虽然表面看上去,中国各地方政府要节流,减少财政支出,碰到的麻烦跟美帝国主义差不多,也主要是利益集团的抵触,对财政的刚性需求。但我们这里的这种刚性需求,坚硬度已经不是什么普通钢材能代表的了,它的刚性、坚硬度已经是合金材料水准的了。我们在财政上要节流,庞大的政府机构和编制能裁下来吗?我们无法像日本这个国家,一次地震下来,可以立马将公务员的薪水减掉几成,节约下来的钱可以用于灾后重建。一个连“三公消费”都降不下来的地方,搞什么政府节流?还是算了吧!
至于让地方政府退出市场,不搞负债经营,不去直接投资当资本家,那就是要了他们的命。权力通吃,既当公仆又当资本家,的确是中国政府官员的命根子,这可不是什么比喻。把这条生命之根砍了,什么中国模式,什么高速增长的GDP,什么官员政绩,都会一瞬间变成破绽百出的童话,这还不是要他们的老命吗?这些还没有涉及到既当公仆又当资本家的另一个好处——为大规模贪污受贿建立交易平台。
债务并非到了引爆危机的时候才有害,在它形成的过程中,就已经在对民生、对消费造成挤压效应。债务就是债务,一种债务发展到恶性阶段,不会因为它是美国的就会变成危机,是中国的就会变成契机或奇迹。
欧债危机的源头是高福利,这种危机对民生的伤害很小,而中国式债务危机隐患的源头,则是投资,这种债务一旦累积到引爆危机的程度,则会对民生构成重大伤害。从这个角度来看,中国更应该对日渐累积的债务问题抱以足够的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