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大纲
《道家智慧与领导者素养》课程大纲
前言:
一、儒家与道家的差异
1. 儒家强调人的社会性,道家重视人的自然性。
2. 儒家以天命为最高准则,道家以道为最高准则。
3. 儒家企盼天人合德,道家向往天人合一。
二、道家的背景与特色
1.天下大乱,虚无主义盛行,人的生命问题困惑当时人群。
2. 摆脱“以人为中心”的思考模式及价值判断,转而把握“究竟真实”,即“道”。
3. 以“道”代替“天”,显示其革命性。
4. 化解虚无主义的危机,开启逍遥适性的人生。
第一讲 道家代表人物的时代及思想背景
一、老子:春秋时期,周朝守藏室之史,周文疲弊,文化失去活力。
二、庄子:战国时代中期,《史记》说“其学无所不窥,然要本归于老子之言”。
三、道家以老子与庄子为代表,并称“老庄”。道家面对天下大乱,想从根本上化解一切问题,亦即找出“究竟真实”(道),视之为万物的来源与归宿。
四、老子的方法:从人的“知”入手。
1、 以知为“区分”:我“对”万物的关系
2、 以知为“避难”:我“与”万物的关系
3、 以知为“启明”:“以道观之,物无贵贱”
五、道家要义
1、“道”是“自本自根”,永远存在。
2、“德”是万物“得之于道者”,亦即万物的本性与禀赋。
3、道无所不在,又不局限于万物之中。
4、人的最高智慧是明白“未始有物”,这是走上逍遥人生的关键。
第二讲 庄子关于“人的生命与修行”
一、去除身体的困境
1、感官的困境:“一受其成形,不亡以待尽,与物相刃相靡……”(《庄子•齐物论》)
2、情绪的困境:“其寐也魂交,其觉也形开,与接为构,日以心斗。” (《庄子•齐物论》)
3、欲望的困境:“喜怒哀乐,虑叹变慹,姚佚启态。” (《庄子•齐物论》)
二、摒弃心智的困境
1、认知的困境:去除人类中心主义,谁来判断“正处、正味、正色”?
2、坐忘:忘仁义,忘礼乐,“堕肢体,黜聪明,离行去知,同于大通。”(《庄子•大宗师》)
3、判断的困境:“自其异者视之,肝胆楚越也。自其同者视之,万物皆一也。”(《庄子•德充符》)
三、精神的展现
1、方法:心斋:“若一志,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心;无听之以心而听之以气。耳止于听,心止于符。气也者,虚而待物者也。唯道集虚。虚者,心斋也”、“虚室生白,吉祥止止”
2、外天下:“且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竟,斯已矣。
3、外物:庄周梦蝶:“周与胡蝶则必有分矣,此之谓物化”、“是鱼乐也”
4、外生:“予恶乎知恶死之非弱丧而不知归者邪”、“庄子妻死”、“庄子将死”
5、朝彻:“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
第三讲 由“不得已”到生命化境
一、人间处处“不得已”
1、身体的变化:老、病、丑、怪。
2、处境的压力
3、算命的问题
4、无情、无根、无我的后现代社会
5、“乘物以游心,托不得已以养中,至矣”
二、生命的化境
1、和谐相处:以孝为例,“敬,爱,忘亲,使亲忘我,忘天下人,使天下人忘我”
2、体悟生死:“夫大块载我以形,劳我以生,佚我以老,息我以死。故善吾生者,乃所以善吾死也。”
3、古之真人:“其寝不梦,其觉无忧,其食不甘,其息深深”
4、外化而内不化
5、相忘于江湖,相忘于道术
第四讲 庄子思想启发的境界:引领真实到美感
一、 “美感”由何而来?
1、悟道:道为究竟真实,为整体,包容一切
2、人之心: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以身合心、以心合道
3、美感的呈现
二、以身合心:领导的技术到领导的艺术
(一) 大马之捶钩者 “于物无视也,非钩无察也”
(二) 痀偻丈人承蜩:“用志不分,乃凝于神”
(三) 津人操舟:“视渊若陵……凡外重者内拙”
(四) 孔子观于吕梁:“始乎故,长乎性,成乎命”
(五) 梓庆削木为鐻:“以天合天”
(六) 工倕旋而盖规矩:“忘适之适”
(七) 庖丁解牛:“依乎天理,因其固然”
三、以心合道:静与游
1、静之修养:“此四六者不荡胸中则正,正则静,静则明,明则虚,虚则无为而无不为也。”
2、圣人之心:“水静犹明,而况精神!圣人之心静乎!天地之鉴也,万物之镜也。”
3、精神:“精神四达并流,无所不极……”
4、游:“云将东游”
四、美感的呈现
1、“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圣人者,原天地之美而达万物之理。”
2、万物一往平等,依其个体而得到肯定。
3、密契主义:与万物合而为一,随顺处世。
4、结语:庄子所启发的境界。